“写手成提款机?”海棠作者集体控诉:我们老实认罚,却成了执法部门的“KPI奶牛”!
唐人日报6月6日讯:近日,有博主在社交平台发文,质疑有关部门对“海棠文学”类非法小说作者的高频抓捕行为,指出执法背后或存在选择性执法与创收动机。

据其分析,被打击的“海棠作者”多为普通网民,无前科、无背景、配合度高,是典型的“良民型”对象。一旦被抓,几乎都会迅速认罪认罚,家属也多选择配合、不申诉、不声张,这为办案部门节省大量资源。
相比之下,真正涉足境外网络黑产的团伙隐蔽性强、抓捕难度大、案件侦破周期长,且不易形成短期成果,因此相关打击往往力度有限。相对而言,打击“海棠作者”可迅速结案、罚款到位、KPI数据亮眼,成为某些执法部门“理想目标”。
该言论引发不少网友共鸣与热议,不少人呼吁,执法应回归法律本质,重点打击真正危害社会的高风险犯罪行为,而非将执法资源集中于“好抓、易罚”的群体,变相成为“创收工具”。此类质疑亦引发公众对网络言论自由、执法公正性与司法透明度的进一步关注。
纽约华人律师事务所精办移民申请、婚姻绿卡、移民监狱上庭、刑事民事。【Phone:929-789-1391 ,347-652-8966;地址:3915 Main Street,418,Flushing NY 11354 。周一到周五AM10:00-PM18:00】表示:
